【概况】航空航天学院(简称航院)由航空航天系、工程力学系组成,设有应用力学研究所、流体工程研究所、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所、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和航天电子工程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浙江大学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和微小卫星研究中心(2010年新增)。
固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2个学科为浙江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与兄弟学院共有导航制导与控制、空天信息技术等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或与兄弟学院共有)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及工程、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空天信息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程力学(含工程力学方向和航空航天工程方向)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2010年新增)等2个本科专业。
2010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43人,2009级本科生24人确认主修专业进入学院学习,毕业本科生40人、硕士毕业生 28人、博士毕业生 6人。2010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5%,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7.5%。
现有教职员工90名,其中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41人(2010年新晋升4人),博士生导师16人(2010年新增1人)、硕士生导师30人(2010年新增4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本年度学院新增教学科研人员9人,其中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2人。至2010年底,在站博士后工作人员7人。
科研经费到款3865.9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962.25万元、横向经费903.7万元。201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批准经费74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27%,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和青年基金项目6项;获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获批3项,其中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总计1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4篇、EI收录论文57篇、ISTP 2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申报并获批2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申请短期外国专家项目15项;15名师生赴哈佛大学等海外著名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接待了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知名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和考察访问共40余批次50多人次;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讨会和第三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于2010年5月10日至14日在杭州隆重召开。
项 目
|
数量
|
项 目
|
数量
|
教职工总数(人)
教授数(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
|
90
19
33
92
|
获国家级科技奖项目数(个)
获国家级教育奖励项目数(个)
获授权发明专利数(个)
|
0
0
6
|
SCI入选论文数(篇)
EI入选论文数(篇)
出版学术专著(部)
|
54
57
1
|
||
两院院士(人)
浙江省特级专家数(人)
浙江大学光彪教授数(人)
浙江大学求是教授数(人)
|
3
1
1
1
|
||
在校本科生数(人)
在学硕士研究生数(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数(人)
在校读学位留学生数(人)
|
29
113
60
0
|
||
*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人)
*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数(个)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人)
*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人)
|
0
2
5
5
0
|
||
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出国)率(%)
应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
|
95%
35%
97.5%
|
||
研究生发表A级以上刊物论文数(篇)
|
102
|
||
*国家重点学科数(个)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数(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个)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含教学、教育基地)(个)
|
1
0
0
1
|
||
教师出国交流(人次)
学生出国交流(人次)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数(次)
|
23
3
2
|
||
科研总经费(万元)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比重(%)
其中纵向经费比重(%)
|
3865.95
19.21
76.62
|
||
社会捐赠经费总额(万元)
|
39.5
|